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打下基础

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打下基础

  以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医改任务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2011年,原卫生部印发了《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并持续在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范围内开展评价工作,为全面评估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打下基础。


  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对原标准和方法进行了修订,并提出新的要求和具体目标[2]。本研究对2018、2019年北京地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以下简称“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评级”)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问题进行讨论。


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打下基础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研究内容 2019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了2018、2019年度的辖区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评级(0~4级),并将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评级作为评价指标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3]。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评级方式先由参评机构使用国家系统填报数据进行自评,再由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组织对参评机构自评结果进行资料审核和现场审核,最后将结果报市卫生健康委审定。评级标准依据《国家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2018版)》,该标准将医疗工作流程划分为10个角色39个评价项目,0~8共9个等级,分别对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功能、有效应用、数据质量三个维度进行评分。


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打下基础


  1.2 研究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分析两年度参评机构的自评数据,并结合现场审核了解实际使用情况,基本掌握了区域内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的整体水平,通过分析和思考医院在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建设和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提升区域内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总体评级情况 2018年度北京地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平均评级2.02,高于2018年全国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平均评级1.74。2019年度北京地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平均评级2.84,较去年有所提高,区域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整体水平正在逐步提升。主要体现在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评级3级以上较高水平的机构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0~2级较低水平的机构数量在减少。但仍有大量的医院评级在4级以下,说明核心问题是医院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缺乏数据共享。

电子病历评价分级系统应用水平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打下基础